1.新加坡国立大学研发首个智能泡沫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智能泡沫,它不仅拥有像人一样的触感,还提供了更多的人机互动可能性。相关研究以《人工支配的自修复泡沫作为合成压电阻抗传感器外壳》(“Artificially innervated self-healing foams as synthetic piezo-impedance sensor skins” 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明鑫智能与发那科达成业务长期战略合作
5月27日,福建明鑫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上海发那科签订业务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发那科授予明鑫智能为“FANUC”品牌机器人配套系统集成商,并将使用“FANUC”品牌机器人本体及相关零部件进行联合开发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生产加工中心(自动化工作站),共同打造焊接类自动化应用产品。
3.国内首次,三家无人配送车获批在京“持证上岗”
近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颁发了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车辆编码,并首次给予了无人配送车相应路权。美团、京东、新石器成为首批获牌企业,随着这项政策的落实,也就意味着这三家企业在国内率先实现无人配送车的"持证上岗”。
4.卢冠达AI制药公司再获千万美元融资
美东时间 5 月 27 日,AI 制药初创公司 Engine Biosciences(简称 “Engine”)宣布完成了 43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Polaris Partners 领投,新加坡风投 Invus 等跟投,天使轮投资方通和毓承、药明康德、百度风投、巢生资本等继续支持。早在 2018 年,Engine 获 1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这成为当时东南亚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种子轮融资之一。官方称,所筹资金将会用于扩展技术平台,增加肿瘤精准疗法管线以及推动现有管线进入临床。
5.用于个体和社会行为的光遗传学研究的无线多变设备
美国西北大学JohnA. Rogers课题组设计具有多个独立光源的且可以用户实时编程的全植入式的头戴式和后置式的微型化设备,克服了无线控制和能量收集,供电困难等缺点。通过内侧前额叶皮层的脑间神经元同步的诱导形成了小鼠群体中的社会互动,研究了无线光遗传平台的实时主体特异性编程能力。
6.第六届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大会8月6日在沈启幕
5月27日,记者从沈阳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六届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大会暨2021中日韩机器人产业合作圆桌会议,将于8月6日至8日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举办。本届大会由沈阳市政府主办,市贸促会联合浑南区政府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
责任编辑: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