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挖洞机器人登Science子刊封面
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封面刊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最新成果:一种可以挖洞的软体机器人。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在颗粒介质中挖掘的动力学理解,结合关键结果设计出一款带有尖端延伸喷气装置的管状机器人,控制地下的相互作用力来实现快速、可控的三维挖掘。该论文题目为《软体机器人通过控制地下力量实现快速可控挖洞(Controlling subterranean forces enables a fast, steerable, burrowingsoft robot)》,于6月16日发表在《科学·机器人》上。论文链接:https://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6/55/eabe2922
2.智能农田作业机器人“中科原动力”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6月18日,智能农田作业机器人“中科原动力”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祥峰投资领投,富邦高投、德联资本、吉林中科跟投,老股东中发展启航继续追投。中科原动力创始人兼CEO韩威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以及农田作业机器人业务线拓展,预计在年内实现新概念农机样机落地,同时也将继续开拓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在内的国内市场,并计划借助‘一带一路’政策走向海外。”启信宝数据显示,中科原动力孵化于中科院微电子所,2019年7月正式运营,并获英诺与中科院创投天使轮投资。
3.极智嘉拟科创板挂牌上市
据悉,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已与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科创板挂牌上市。今年3月,极智嘉完成股份制改革,由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则增至10.48亿元。Geek+成立于2015年,已打造了一系列仓储和制造场景物流机器人,包括货架到人、货箱到人、协作拣选、分拣、搬运、叉车等,实现柔性高效的供应链,提升厂内物流效率。
4.巴斯夫研发MobiPOWER无线充电机器人
巴斯夫与日本自动驾驶机器人公司ZMP和无线电源与充电系统开发商B&Plus共同研发的自动无线充电器MobiPOWER,简单来说是一个可以移动的机器人,适合在固定的停车场所用来给纯电动汽车充电,满足应急的需求。除了具有比较灵活的机身以外,巴斯夫MobiPOWER无线充电器还具有结构稳固,而且还可在室外恶劣条件下工作。
5.VisionChina 北京2021定档7月21-22日,机器视觉助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北京机器视觉助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大会(以下简称VisionChina(北京)2021)将于2021年7月21-2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原定于2021年6月24-25日举办,因场馆原因延期)。大会以智能制造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关注智能制造创新方面的话题与技术,致力于为机器视觉企业打造集市场趋势、技术创新、学术交流、沉浸体验于一体的前沿平台,探讨新科研趋势、热门话题、促进企业交流,推动行业发展。
6.郭树忠教授主刀完成全国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易性病手术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医院顺利完成了全国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性别重置手术。手术由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医院院长郭树忠教授、妇科肿瘤医院王海琳院长,以及泌尿外科杨增悦主任共同主刀完成,手术耗时近10个小时,先后进行了男性生殖器官切除和女性生殖器官再造手术,术中用达芬奇机器人切取腹膜移植进行女性生殖器官再造。用达芬奇机器人做性别重置手术既往只有美国医生有一篇文献报道(2020年),国内尚未见报。
7.Google AI:新框架LipSync3D,未来或实现动态口型再同步
谷歌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印度卡哈拉格普尔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一起合作开发了一个新的框架,可以从音频内容中综合有声头像。该项目的目的是开发出经过优化且资源合理的方法,实现根据音频创造「会说话的头像」视频,在交互式应用程序和其他实时环境中实现同步口型动作的配音或机器翻译的音频,并添加到头像。
责任编辑:lq